金門民俗文化村↑攝於 2019.01.23
金門總給人是戰地的印象,其實也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金門民俗文化村就有滿滿的文藝氣息,獅山砲陣地完整保留了戰地的氛圍。很幸運的是清晨我們在飯店附近自行走走,意外發現修復中的官道⋯
樸實的傳統古厝聚落↓
位在金沙鎮的山后民俗文化村是完整的古厝聚落,完成於清光緒26年,為王氏父子旅日經商有成,號召族人闢建而成,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1棟學堂建築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合稱為十八間⋯
整個聚落依山面海,格局、型式、排列工整一致,配合彩繪、石雕、磚雕、交陶裝飾,精緻的建築展現傳統的工藝技術。目前規劃了禮儀、喜慶、武館等主題館,展出往日的文物,讓遊客們走進金門的歷史⋯
獅山砲陣地↓
八英吋的重型榴砲,射程達17公里在823砲戰期間立下赫赫戰功。如今戰爭的煙硝味不再,演譯發射砲彈流程的砲操轉變為觀光表演,表演者裡有幾位是大陸新娘,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坑道全長508公尺,平均高度達4.6公尺、寬3.6公尺,相當寬敞。坑道於2011年轉化觀光使用,開放參觀內部戰備室、庫房、砲彈室、砲堡,牆面上刻有精神喊話與軍訓標語,保存了完整的陣地設施⋯
金門浯江大飯店↓
金門的老牌大飯店,該有的都有只是老了一點,不過也沒什麼可挑惕的。對我們來說地點還好,我們走到附近的金山池,發現整建中的金門官道、石拱橋、路亭,還發現好多鸕鶿、一群黃牛⋯
美麗的石拱橋↓
一大早我們走向金山池,為了拍鸕鶿我們發現一座美麗的石拱橋,還有整建中的金門官道、路亭。位於古官道金山池旁的「路亭」,往昔是供行旅歇腳、遮雨場所,而今荒廢於人煙甚少的荒郊,目前金城鎮公所已委託規劃設計「金山池暨周邊環境景觀改造計畫」,除進行古官道鋪面改善、路亭修繕,也計畫推動閒置空間綠美化工作,讓「圳仔溝」及「古官道」成為尋幽訪勝的好去處⋯
鸕鶿↓
鸕鶿是金門普遍的候鳥,只要是埤塘、水庫都有它的蹤跡,浯江大飯店的附近就是金山池,當然有鸕鶿美麗的身影,就在池邊、樹上棲息,不用長鏡頭用手機就拍得到⋯
金山池附近原本有金門的官道通過,後因行政調區整而荒廢,生態因此豐富我們還發現黃牛群悠閒的吃草⋯
To be contin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