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秧雞↑攝於 新北市野柳 2020.04.28 10:16
野柳岬寬僅250公尺長約1600公尺,狹長的砂岩層突出海岸線,深入東海形成美麗的海岬,有豐富的海蝕地形和很棒的鳥況。2020年4月28日我們到野柳走走,歡喜遇見小秧雞、黃眉黃鶲、藍磯鶇留下紀錄⋯
性羞怯很謹慎的出場覓食↓
小秧雞又稱小田雞是小型水鳥,產於西伯利亞冬季南遷至南亞一帶,在臺灣是稀有的冬候鳥。性羞怯,數量少,不易發現。全身大致為灰色,背部為褐色帶黑白雜點,腳灰綠色、體型甚小,在台灣地區難得一見。網傳出現在野柳,經守候終於留下紀錄⋯
喜出現於水塘、沼澤、河畔地區,卻現身在野柳地質公園內,引起大批鳥友前往追拍⋯
黃眉黃鶲↓
繁殖於大陸東北、日本以及庫頁島,冬季會遷移到婆羅洲、印尼與菲律賓,在臺灣為稀有的過境鳥。雖說稀有,在台北植物園和野柳的春過境鳥類中卻是常客,我們在2014年就曾經記錄過了⋯
一身豔麗的黃色腹羽,喉部帶點橙黃,背部則是帶點藍的深黑色羽毛,羽翼有一條明顯的白斑。兩道又濃又長的黃色眉毛是牠最明顯的特徵⋯
藍磯鶇(雄鳥)↓
藍磯鶇族群則為北方前來度冬的普遍冬候鳥,雄鳥上體幾乎純藍色,兩翅和尾近黑色;下體前藍後栗紅色。雌鳥上體藍灰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體棕白,各羽綴以黑色波狀斑⋯
拍到藍磯鶇真是個偶然,我們走在步道上牠忽然落在前方不遠處,正不時四處觀望著,我們手持相機才按下快門,幾乎同時牠就飛走了,畫面並不清晰但也留下記錄了⋯
女王頭:野柳的地標↓
野柳地質公園平常可是人氣鼎盛,疫情期間很難得幾乎沒有一般遊客,兩位保全獨守在地標景點女王頭附近的步道上。只有耐心的鳥友們堅守在幾個鳥點⋯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