艷紅鹿子百合↑攝於 2015.08.30 09:05⋯
艷紅鹿子百合生長在岩石向陽處,帶有鹿紋斑點是台灣特有物種之一,花瓣蜷縮向後呈現波浪形狀,純白中帶著點點艷紅,形狀酷似羽翼,故而被稱之「天使的翅膀」及「峭壁上的精靈」⋯
豔紅鹿子百合是臺灣原生種百合,新北市平溪區為原生地之一⋯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嚴重瀕臨滅絕的植物之一,2006年當時的臺北縣政府、平溪鄉農會、平溪國小合作進行復育工作,至今終於有成果⋯
地方電視台(第四台)的地方新聞報導出現在汐平公路上,我們立即前往尋找有幸與它相遇⋯
我們發現竟有人出動空拍機來拍攝,卻沒料到他的空拍機成為我們追拍的對象⋯
本來想到平溪走走,沒料到巧遇約十台遊覽車同時到訪,為了避開人潮我們只在在外圍走走、看看⋯
在汐平公路的最高點附近有處觀景涼亭視野很好,晴天時可清晰的觀賞基隆港景色,可惜這一天是陰雨天,不過在這裡我們巧遇蝴蝶、飛蛾⋯
展翅 47~53mm ,雄蝶後翅表面有藍色的金屬光澤,前後翅面各有2枚眼紋,雌蝶後翅表面紫褐色,腹面斑紋與翅面相同, 普遍分布於低中海拔山區,成蟲全年可見,常見於寬闊的地面、草地,行動敏捷⋯
黃腹鹿子蛾展翅寬30~33mm、絲狀觸角、活動於花叢之間,最具特色的地方在於翅膀,上翅比下翅大很多,黑色翅脈之間夾雜著6、7塊淡黃色的大區塊,這個特徵讓翅膀看起來很像『薄翅目』的蜂類,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山區,每年5~8月常發現⋯
翩翩起舞讓人忘情的拍攝,真是好麻豆(Model)⋯
展翅50~60mm,翅面橙黃色,前翅散布不規則的黑色圓斑,近基部有一對線型的斑紋,前、後翅外緣至亞外緣有黑褐色的波狀紋, 雌、雄蟲斑紋近似,雌蝶翅形較寬圓,翅腹面顏色較暗呈灰褐色或灰紫色,中央有一條寬型不規則的橙黃色帶,前翅近基部有2枚橫向鑲黑邊的波狀紋,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全年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