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行臺↑曾經稱為林業陳列館、臺灣布政使司衙門,2013年2月正名為欽差行臺,是碩果僅存的清代衙門建築⋯
台北的歷史建築大都是日治時期興建的,有沒有清代的官府建築呢,隱藏在台北植物園裡的一棟百年建築,是台灣布政使司的欽差行臺,難得一見ㄟ⋯
歷史長河中經過了前清、日治、現代的三代交替,看盡了每一個時代的枯榮興衰,成為珍貴的歷史的見證者…,2014.2.16.我們拜訪這裡⋯
好像走入時光隧道↓
清光緒11年(1885)台灣建省,光緒13年設布政使管理庶務,光緒15年布政使司衙門建築建置完成,光緒18年(1892)為接待朝廷大員興建欽差行臺,做為宴會、會議之用。1895年清廷割臺,巡撫唐景崧成立臺灣民主國,將欽差行臺改為「籌防局」做軍務之用。日本據台後,布政使司衙門為陸軍部,因巡撫衙門被焚毀,欽差行臺為臺灣總督府,直到1919年新廳舍(今總統府)落成後,仍稱之為「總督府舊廳舍」。1928年間為籌建公會堂,因此建物作為總督府長達25年歷七任總督,引發各界保存舊廳舍的呼籲。1932年欽差行臺遷移至植物園,改作林業部熱帶植物標本陳列室。光復後歷經林業陳列館、文物館。1985年8月內政部登錄為衙署類國家二級古蹟,確認是全臺灣僅存的清代衙門建築,經查閱相關史料後,為符本建物之正確名稱,2013/02/01公告修正名稱為「欽差行臺」,以符實際⋯
頭門的石鼓↓
儀門↓
日本據台後以此為總督府,長達25年時間、有七位總督在此處理政務。有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承擔著台灣人所有的歷史命運!」當時攸關台灣的政治、經濟、建設、拓植、征戰等重大決策,都從這裡啟動發布。
老照片引用自世界新聞網,台灣總督府落成前夕,明石元二郎總督與幕僚在總督府舊廳舍(欽差行臺)第二進儀門前合影。(圖:李瑞宗提供)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台北植物園內古蹟 正名 欽差行臺
展覽,敘述著這裡的老故事↓
前清先後在台北設淡水縣署、台北府署、巡撫衙門、布政使司衙門等衙署,最後興建欽差行臺。還有一份前清的公文見證歷史⋯
頭門入口↓
儀門↓
中廊↓
昔日的中堂現正上映著「植物纏繞」展↓
The End
相關閱讀:
台北植物園
台北植物園・紅冠水雞
台北植物園.荷花
台北植物園・五色鳥
台北植物園・台灣藍鵲
台灣藍鵲(哺育)・台北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