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蘇花海岸,攝於開路先鋒紀念碑↑
為了參加在花蓮的一場上山下海活動,因正逢太魯閣音樂季,我們提早定了三晚的旅店,提早一天到達,延後一天離開,希望過一個輕鬆的假期⋯
經過南澳,這家冰店是最好的休息站↓(攝於:2013.9.27 12:15)
南澳的美麗邂逅,與白鶺鴒相遇↓
在台灣白鶺鴒包含有三個亞種:臉頰白淨,圍著一條黑色領巾的是白面白鶺鴒;有著細細的黑色過眼線,只在領口戴著黑領結的是白鶺鴒;同樣有著過眼線,但在喉部、胸前穿著黑色圍兜的是黑眼線白鶺鴒。這三類白鶺鴒在台灣的季節分佈也不儘相同:除了白面白鶺鴒終年可見之外,其餘兩個亞種都是來台灣渡冬的冬候鳥。牠們喜歡在靠近水邊的開閣草地或馬路上遊蕩,行進時常常是快步走走停停,還不時地上上下下擺動長長的小尾巴,優雅的動作有如正在跳舞一般。
一條安全回家的路「蘇花改」工程↓
「匯德休憩據點」隧道外的原始蘇花公路↓
美麗海岸↓
畫面的左下方一位遊客搏命爭取好鏡頭,真為他感到危險,下方可是懸崖⋯
北迴鐵路「普悠瑪」火車,車票好難訂ㄜ⋯↓(為什麼開車到花蓮,就是訂不到火車票⋯)
鐵腿花蓮行:火車站附近走到中山路、中正路口⋯↓(攝於:2013.9.27 18:32)
花蓮扁食,讚⋯↓
花蓮夜景「花蓮港教會」↓
追溯花蓮港教會之沿革,於1890年9月偕叡理牧師由蘇澳乘小舟,首次到花蓮傳道,在1907年3月創立加禮宛教會於平野區加禮宛(現嘉禮村),此即花蓮港教會之前身也,到1910年傳道師陳木生來任,在花蓮是黑金通即今之中山路新建聖堂⋯(錄自網路)
花蓮市公車亭創意公共藝術「鯨豚的故鄉」↓
花蓮夜景「打拼」↓
祝他生意大好、身體健康⋯(攝於:2013.9.27. 19:13)
早起拍照↓(攝於:2013.9.28. 06:19)
後山日先照,花蓮車站↓
結束參與行程後,鐵腿花蓮行續集「火車站走到慈濟大學」↓(攝於 2013.9.29 16:40 )
攝於花蓮車站附近,拍照是為了頭上的白頭翁↓
慈濟大學「靜思堂」↓
慈濟大學「大愛」↓
慈濟大學,美麗的大山給你倚靠↓
慈濟醫院前的黃金風鈴木↓
再見了花蓮,走完砂卡噹步道後,我們到「達基力」用餐巧遇抱著愛孫的老闆⋯↓(攝於:2013.9.30 12:25)
達基力部落屋,背山面海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台九線 180.5K,為台北花蓮必經路段,附近民宿可以提供整套行程,餐飲上可提供太魯閣族文化的風味餐。部落屋提供的部分食材是當地農民所辛苦種植成果,一方面提供農民解決銷售管道上的問題,一方面蔬菜更是新鮮好吃。部落屋屬於行政院農委會田媽媽組織一員,田媽媽泛指一群每天在台灣各地辛勤努力又有著精湛手藝的婆婆媽媽兄弟姊妹們,所以在廚藝上是無庸置疑的,達基力部落屋會以色、香、味的精神,來創造出許多不同感受的美食饗宴。
The End
相關閱讀:
花蓮行(3/4)--砂卡噹步道